设计师的厉害之处不是设计方案有多么天马行空,而是是否有能将其落地的能力。

你们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自己做的设计方案在评审的时候总是非常坎坷,不是产品说这里的信息不明显就是开发说这里很难实现v s y 7甚至业务方说这个设计不够b s . ) E R \ 6 y突出。别说一稿过了,可能需要回炉重造。但其实我想告诉大家,这就和军师给将{ T B Q C _ {军献策是一个道理,你不仅要0 t U F 8 8 w ( )有自己的计# x z 1 s 4 6 p t谋,更重要的是你如何让自己的计谋落地: g 7 f % i ` 7 .,自己的思路和策略如何让决策者拍板,这个才是关键,所* m \ k ` y \ w以今天我想跟J s 4 K ^ # . X大家聊聊我是如何“万叶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

掌握更多的信息

方案是否可以通过取决于你是否满足了各个需求方的需求,最直接也是最初要闯的就是我们自己 ued 团队的设计专业关,从元素设计、信息表达、层级、风格延续等等需要在内部达成统一,并且需要设计负责人拍板是否可以对外,这样可以减少更多非专业人士的非专业建议导致的无效沟通。

如果评审过程中还需要例如产品、开发、运营等角色参加,我们在内部过审之后也需要去和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每一个角色对于该需求的最终期望是不同的,例如产品看中的是某些设计信息是否跟他预期的表达清楚了,开发看重的是如何实现、怎么实现,运营看重的是方案是否有足够的亮点和吸睛度。所以你的方案在评审之前一定要去了6 * u解对方做决策的关键点。

如何顺利通过UI设计评审?掌握这4个注意点!

最重E } F h要的一点,如果我们的需求无法6 { ? 3 A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但至少我们的方案要满足最终决策者的要求。例如这个需求的运营侧偏重的,那么你的设计方案需要往运营侧考虑更多。但是最终的设计方案是要基于设计团队本身的语言和基调去执行的,设计团队的管理者需要做好对内和对外的工作。

堵上漏洞

一个优秀的方案B 9 d . R ^ 8 ,是在满足所有条件下的最优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许多的漏洞,要防止别人问你为什么不这么做。

比如某个按钮你设计了边框的样式而没用色块的样式,如果产品提出质疑我需要让这个按钮高亮让用户快速的看到,但是如果利用色块的话这^ , G 6个按钮会非常突兀,打破界面的平衡,也违背了设计原则。类似这样的状况数不胜数,那么我们如何面对这样的质疑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最终评审的方案一定是我们经过缜密思考的产物,所以它在我们脑海中已经预演过很多次了,比如如果产品这么问,我` ~ G ]们的回答是什么,开发这么问我们的回答是什么,我们曾经考虑了几种不同的满足业务方需求的视觉方案,那几种为什么不合适,将那些机会成本都抛出来,让各方权衡( . 5 S Y S ~ M

比如我们的布局为什么要采用透出固定的几个商品而不用[ } p p / 5 x p左右滑动或者平铺展开的方式,他们的优缺点和我们的业务需求的关联性是什么?

其次,我们可以堵上大洞但是可以漏几个无伤大雅的小洞。这种办法取决于业务方是不是比较好说话,大家都知道某些业务方喜欢指点江山,方案过于完美有时反而d 7 u会适得其反,但是大部分情a z –况下不会出现,如果出现了难以应付的业务方我们不如让他们看到一些无伤大雅的漏洞,整体满足即可,能让别人满足指点江山的快感也能提高过I B 3稿率。

严谨的思考

为什么每次过方案的时候别人总是可以找到方案的漏洞,缺失的场景,是不是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够全面?最近有小伙伴来给我看一个需求,问我这个需求该怎么去分析,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背后有非常j J , $多的坑。

一位产品经理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需求:在原有的产品中有一个用户可以付费增加内容曝k U h ] K a光的功能,于是他就想到有没有这样的一种可能和/ e W T U | ?用户需求,就是用户可b E f g d 3 \ ) Y以单独将一些制作好的内容通过定向发送的形式给另一个用户看到,例如他人生日、求婚等场景。

从业务角度考虑如果有相当一部分用户群体愿意以低成本的付费代价去达到这个目的,那么这个变现的闭环也是可以走的通,于是这位产品就想让交互设计来设计这样一个功能。

如果没有深入_ O w & ] H ( k思考我们可能得出的结论就是直接在付费曝光的流程中加一个定向发送的选) 8 L # % $择是不是就可以了,如果需求那么简单也就没有思考的意义了。

如果你是这h q n F _ l O ,位交互设计的同] } S k S ^ M学,你会如何思考这个需求。有几个关键词自己要清楚:用户、价值、目标、背景u B F f F l s

如何顺利通过UI设计评审?掌握这4个注意点!

好像看起来有点空,那我们就用大白话说一下:是谁需要这个功能?有多少~ X 7 F : D B用户需要这个功能?为什么k G s [ 7 t F P [用户需要这个功能?给用户做这个功能产品有什么好处?我们需要给用户提供哪些关键信息和流程?有哪些用户场景?做这个需求我们想要达到~ K G ^ o v L n *什么目的?这些问题z ) V C基本上在实际I . Y C K M X i B工作中产品都会提前研究好交给你,但是我们也可以自己来思考一下。

所以在一开始如果我r N – & B o S R们只是考虑单纯的嵌入一个新的选择项,那一定是错误的。这个需求要思考的核心点是为什么用户d C $ o ]需要定向推送给他人,也就是存在哪些关键的用户场景。这个定制化推送和不付费的推送区别在哪里,如果要定制化推送我们可以提供给用户什么。

刚才我们说产品觉得用户希望给对方惊喜和意想不到的感觉,这v t l ^ @ l 4 J是用户使用该功能的初衷,所以我们就可以开始脑暴:如何制造惊喜和仪式感。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设计目标,G j y ` z r让收到推送的用户有惊喜感和仪式感,围绕这] z 7 ? A个目标我们就可以假设很多的策略和方案,比6 n R z y = n 0 O如做一系列的 h5 模版让用户选择,找到大部分用户需求的场景,例如求k r # B 0 P D婚、庆生、恶搞等等。

具体方案我们就不细化下去了,当K F ( ] a K j – 9我们要进行评审时,你需要将你的研究结果作为论据展示给大家看,譬如为什么使用 tab 将新功能和原本的常规付费推送做成平级,为什么不做成类似微信红包那种不同红包种类的切换,你的思考是什么。再譬如你选择的模版为什么只有 5 个而没U g K , C t \ p有更多,你依据9 – i 3 | e是什么,怎么思考的。再再譬i C [ f B 4 X C如如果有该需求的用户基数太少而研发成本很高怎么办?怎样能够让用l i ` [ 4 y g户再次使用该功能,提高二次使用率和后续的扩展?

总而言之,当我们c M ? e在看E 5 D N |到一个问题的时候,需要通过多个维度去思考问题的本质,就好像作为一名侦探,我们需要1 ^ S i ! s $搜罗许多的证据来证明那个真相。

合理的话术

通过一些话术来提高方案5 ! U y的专业性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多口语表达在书面上,使人阅读起来很随意、不够专业化和不具备权威性。最近看了许多小伙伴的作品集,90%的同学都有一些文案上的问题,那么这里教大家如何注意这些文案的描述

1. 不要说一些“废话”

什么叫做废话呢?就是这扇门是可以打开的,这张床是可以睡觉的……很多人就是把一些众所周知的情况再叙述一遍,生怕别人看不懂,在图片边上放上这些几乎可以忽略的文字好像并没有什么用,就好像是你放了一张瀑布流的界面,然后边上写着这个是双_ & x W 5 = ? H列瀑布流的排版,让用户浏览效率更高。首先谁都知道是瀑布流就不用再说明了,要说明的是为什么要用瀑布流而不是单个信息流呢?错落的布局和等高的布局在视觉上区别在哪里?

如何顺利通过UI设计评审?掌握这4个注意点!

所以,方案汇报和作品集设计是不一样的,作品集的文字是可以用来做& 2 N修饰布局和平衡的,但是方案汇报不行,你的方案边上的文字是用来辅助补充的,你可以放你的设计思路、规则阐述、理论引用、对比优势而不是单纯的介绍。

如何顺利通过UI设计评审?掌握这4个注意点!

2. 不要无的放矢

你们有没有经常用到:转化率、活跃度、粘性这样的词汇?很多同学会把这些a } \ s g a词汇添加q J i C ~到文案{ 5 1 h q中去,例如这样设计可以提升转化率等等Z , q 3 Y ]。首先这样的描述一定是在上线之前,所以提升^ ^ B R $ r i f转化、活跃、粘性这些词都是猜测,我们凭什么Y , Z 8说可以提2 N %升转化呢?这些都是虚的,没有依据,也就站不住脚。比如别人会问你为什么金刚区图标首屏放 8 个而不用 10 个?10 个不是可以提高用户的浏览效率吗?8 个我还要再进行滑动很不方便。

3. 视觉专业语言

其实这里我在写的时候也很矛盾,实际情况是当我们说了格式塔心理学、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各种心理学理论之后业务方回了一句:我不管这些有的没的,你就给我加上!这时候视觉专业理论、心理学在商业需求面前不堪一击,犹如螳臂当车一般。不过有时候这些理论的专, ^ O : : : Y \业术语还真有用,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u – I w . f为了证明自己是专业的,这些简单的理论小知识还是要具备的。因为目前大部分设计师并非科班出身,所以理论的基础不够扎j B H Q * k [实。

更多设计理论 https://www.uisdc.com/zt/ux% W $ m 0 |-r6 n ] V 9 9 P J $ules

所以要怎么去描述呢?

  • 客观

$ X x量以客观的角度去阐述/ G l O B B方案前后的变化,在评审的过程中很多他人对方案的感受并不直观,只有当你把修改前后的方案拿出来做对比,他们才会比较清晰。那怎么做到客观呢?首先不要站在设计师的角度去阐述方案O 7 6 o s U *,而是站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去说明你的方案是如R } R :何设计的。例如我们要设计一个榜单的功能,从表面上看你可能会说/ G U z n [ l L我们r _ ( D i + P V新增了一个榜单的功能,可以让用户更快捷的找到k v | 8这个品类下卖的最好的商品。从设计师Y D 8 4 /的角度我们考虑到的更多是美观、交互体验,但是排行榜嵌入在商详中会不会导致原本的这个商品下单率就少了呢?如果别人这么问你会怎么回答?

如何顺利通过UI设计评审?掌握这4个注意点!

不同平台下的内容形态不同,_ t S % Y我们产品并非同淘宝一样是需要小 b 入驻的形式,而是供应商供货的模式。单个商品的排行是基于所有商品品类中的某一个品类的算法排序,首先排行榜可以更好的刺激供应商提供更优质( | B u的商品,其次用户挑选商品是基于多维度的筛选,例如M F | 0 [口味、外观、价格、好评等等因素,单纯的排行并不是用户唯一| A v决策的参考,最后排行榜通过锚定效应能够让用户在单纯靠自己E s + ?在各个商N 8 _ ^ T b品中进行对比反而t z O q o E $可以提升用户的下单概率。那么针对这个问题相信可以解决了。那么如果别人又问:为什么不在商详里直接透出前几个排名的商品不是更加直观吗?大家可以来思考一下怎么回答,这里就不继续阐述了。

  • 围绕目标

设计目标是我G ? – 0 W们设计的准绳,脱离设计目标的设计就像无根之萍,满足设计目标的设计才有价值。设计目标的源头是业务目标,我们看下面这个例子:该电商平台是有社交属性的,类$ 0 K m | i似微商,那么我们在做商详底部的按钮时1 : Z F ,,该如何思考方案的阐述。一般的设计师就会这么说:s c ^ ( D l底部功能按钮做了视觉的区分,将核心功能进行高亮的显示让用户有更强烈的点击欲望。

如何顺利通过UI设计评审?掌握这4个注意点!

首先V ! e v E I l . t在阐述你的设计之前,一定1 % { u 7 E要知道这个需求的业务目标是什么,例如在这个地方,业务目标是在满足用户自购的情况下让引导更多用户去V ) { g E ;进行分享,并且突出两者的利益点,于f 7 d \ a H D ` 1是我们的设计目标就变成了,如何让用户既可以自购又可以分享,但侧重点是分享。y o U S A ; N基于这个设计4 f x w R h \目标我们再去做设计,最终的呈现结果我们再描述的时候就要围绕着业务x * + U p s S /目标和设计目5 1 !标去阐述。

总结

h G E X r望大家可以深入的思考自己的设计,因为如果你能够思考的更全面,也可以体现出你; 8 U g D X n z Y个人的专业水准,否则每次我们提交方案总是被别人提出的问题所难倒,久而久之,设计师的地位也会越来越低,更加没有话语权,因为别人觉得你不够专业,体现不出设计对业/ O ! # .务的赋能和思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和大家共勉。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应谋鬼计」

如何顺利通过UI设计评审?掌握这4个注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