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望月

朱超 〔南北朝〕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江辽阔,千里g d 8 | U 9 h , \茫茫,只有我一只小船在江中孤零零司州没有伴。
只有以前2 B ] 5 V在家中楼上看到的月亮,或远或_ y X v F近总是伴随着我。
起风前它四周先围着一个彩环,散雾时它又像急速游动向前。
倘如它能永远象一把园扇,可以拂去艳情场上的尘烟。

注释
大江:指诗人月夜泛舟所在的江。无考证。
无四邻:指周围没有其他船S d p s只。
唯余:只有。故楼:指家乡之楼。月随人行,故现在照“7 I t Z S h | i我”之月,仍是“故楼月”。
入风w i s 9 ~ \:遇风。晕:月四周有时有云气围绕如环叫做月晕。
排雾:冲开、排开云雾。轮:} 6 t – %月轮。
似扇:古人咏

赏析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开头两句交待了望= ? j @ O月的时间、地点、环境。江,是横阔千里、浩渺无际的大江;舟,是孤舟,无四邻的孤舟。二者对比鲜明,表达了诗人旅途的孤寂。而旅途的孤寂又无处诉说,只有遥寄明月了,为引出下文做了铺垫。

  “唯余故楼月I J \ d a,远近必随人”,承接上句。诗人展开奇思妙想:他不觉孤独,认定此月正是老家楼上常见的那轮明月,原是“旧时相识”,因而不管自己去家远或近,它始终不离不弃跟随在身边,更深层地表达出了思恋与孤独之苦。诗人不再觉得孤寂,精神便不颓丧J w B ?了。由此又自然列入三联对“故楼月”的描6 u & Q Y写,仍用拟人的方法。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诗人一

创作背景

  梁元_ 9 v v帝萧绎在位仅三年,国内的变乱和外来的祸患,使得国家没有安宁的时候。朱超官至中书舍人,O B + T长期服侍元帝,也有爱国忠君之心。面对皇帝遇难,国家破灭,作为臣子却只有报国救驾之心,而没有报国救驾之力。怀着这样沉重的心情,诗人于月夜泛舟“大江”之上,乃+ c F w ( u作此诗《舟中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