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思
李商隐 〔唐代〕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初你离去时春潮漫平栏杆;如今秋蝉不鸣露水挂满树枝。
我永远怀念当时那美好时0 ` G Y ] h + ) =节;今日重倚槛前不觉时光流逝。
你北方的住处像春天般& . m遥远;我在南陵嫌送信人来得太迟。
远隔天涯我屡次占卜着美梦;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记。
注释
凄凉的思绪。唐李贺《昌谷诗》:“鸿珑数铃响,羁臣发凉思7 E B 9 x 9 B v I。”
槛(jin):栏杆。
蝉休:蝉声停止,指夜深。
永怀:即长想,长久思y _ [ y j O + f y念。《诗经周南卷耳》L ~ j . ! n s & C:“我姑酌彼金罍z N # 0 K b x | `,维以不永怀。”此节:此刻。
倚立:意谓今日重立槛前,时节已由春而秋。移时:历时、经时。即
赏析
这是写诗s x V q人初秋夜晚的一段愁思。
首. v u @ 4 : y E :联写愁思产生的环s l $ }境。访客已经离去,池水涨平了栏槛,知了停止噪鸣,清露挂满树枝,好一幅水亭秋夜的清凉图景!但是,诗句的胜处不光在于写景真切,它还细致地传达出诗人h T t f [心理感受的微妙变化( * O ; W。如“客去”与“波平槛V K . l z b ] ? !”,本来是& U Q互不相关的两件事,为什么要连在一起叙述呢?细细推敲,大A ) ? o 4 i有z M ~ p m道理。大凡人在热闹之中,是不会去注意夜晚池塘涨水这类细节的。只有当客人告退、孤身独坐时,才会突然发现:哟,怎么不知不觉间面前的水波已涨得这么高l G V O了!同样,鸣蝉与滴露也是生活里的常事,也只有在陡然清静下来心绪无聊时,才会觉察到现象的变化。所以,这联写景实际上反映了诗人由闹至静
创P # ; & S作背景
此诗写作d ! $ D f g背景难以考定,诗中所叙情事不甚了了。李商隐一s o U = ]生不得志,在朝只做过T , r U短短两任小官,{ Y : + x [其余时间都漂泊异乡,寄人幕下。这首诗大约写在又一次飘零途中,缅怀长安而不得归,寻找新的出路又没有结果,素抱难展Z ? / R @ A,托身无地,只有归结于悲愁抑郁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