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坊间流传的交互七大定律是什么吗?有些小伙伴刚听到是不是和我一样一脸懵,虽然有所耳闻,但是具体内容是什么,还真的是不太清楚。

这次,我就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交互设计的七大定律。

费茨定律

使用指点设备到达一个目标的时间,与当前设备位置和目标位置的距离和目标大小有关 

简单来说就是,在进行一个操作的时候,手或者鼠标与操作区域的距离以及操作区域的大小有关。 距离越近,时间越短,区域越大,时间越短。 

设计启发:

1、相关联的操作放在一起

2、重点的操作区域放大

3、反向利用定律

希克定律

在执行一个任务流的时候,用户决定的时间随着选择数量以及复杂性的增加而增加。

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在进行某项操作的时候,操作的选项越多、流程越复杂,用户花费的时间就越多。

设计启发:

1、突出重点,降低选择困难

2、增加有序的分类,降低复杂程度

3、反向利用(复杂的流程)

米勒定律(7±2法则)

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的,大脑最多可以同时处理5-9个信息,因为短期记忆储存空间的限制,超过9个信息会让错误率提升。

简单来说就是:在提供给用户选项的时候,最多不要超过9个。

设计启发:

1、提供选项不可过多

2、信息分段处理

接近法则

在空间或时间上比较接近的成分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简单来说:界面中越靠近的元素越容易看成是一组,距离越远越看成是独立的。

设计启发:

1、相类似的功能都归为一组

2、利用不同的间距区分不同的层级关系

泰斯勒定律(复杂性守恒定律)

每一个过程都有其固有的复杂性,存在一个临界点,超过了这个点过程就不能再简化了,你只能将固有的复杂性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

简单来说:在某些复杂的流程中,复杂是无法避免的,只能想办法去调整。

设计启发:

1、收起更多的操作

2、隐藏不常用的功能

防错原则

大部分的意外都是由设计的疏忽,而不是人为操作疏忽。因此,在设计中要有必要的防错机制。

简单来说:要有防错机制,降低用户的犯错的可能性。

设计启发:

1、消除可能的失误

2、给与提示

奥卡姆剃刀原理

这个原理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

简单来说,设计应该尽量简约,不要过度设计

设计启发:

1、简约设计(夸克)

2、优先展示重要功能

总结

简单了解之后,我们可以在一个页面中发现这些定律是同时存在的。

再次回顾一下这些定律:

费茨定律:距离越近,目标越大,用户操作时间越短

希克定律:选项越少,流程越简单,用户做决定的时间越短

米勒定律:信息的选择要控制在7±2内

接近法则:信息越相关,位置越亲密

泰斯勒定律:复杂无法避免,只能想办法去平衡

防错原理:要有防错机制,降低用户的犯错的可能性

奥卡姆剃刀原理:设计要简约

这些定律有些也是和其他的定律有着相类似的原理,在设计中要灵活运用,在遵循这些定律的同时,也要学会灵活变通。

以上就是我对交互设计七大定律的简单的理解和举例,感谢观看~~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