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富阳道中

毛滂 〔宋代〕

春晚出小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
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行雨梦魂消,飞絮心情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日傍晚离开富阳城关,踏着落日走在富春江畔。钱江潮水{ n 3 _ 5 : 9不能将心上人带来,她临风为我I c =祈祷香w E $ ] Z 6 Y 8 i烟也已飘散。
凋谢的花枝是她憔悴的娇容,黄T W # 8 z莺困懒是她弦绝歌断。一夜雨声使我辗转无眠,天睛絮飞搅得我3 & x i d = s #心烦意乱。

注释
生查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尊前集》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南吕宫。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富阳:今富阳市,位于杭州西南,富春江下游。
} s S w Z 9潮来:心爱的d X 4 0 & n t X N人和潮水一起到来。香:祈祝燃香的轻烟。
“花谢”二句:睹物恩人,从而产生s g p r K p设想。
行雨:春雨淅沥。飞絮:柳絮飞飘。

赏析

  《生查子》,原是唐代教坊曲名。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与作者的《惜分飞富] h I P \ H X @阳僧舍作别语赠妓琼芳》一样,皆是他辞官后,行于富阳途中所作。

  词的上片,首句写词人在暮春傍晚时分,独自S y R B离开富阳县的山城,行至富春江畔。富阳县位于杭州府西南,富春江的下游。词人眺望江面,雾霭茫茫,斜晖脉脉,在这黯然萧索的氛围中,强烈的怅意和思念占据了词人的心。“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就是词人所惆怅所思念的事情了。词人深感遗恨的是,钱塘潮水不能将心爱的人带到身边,而那女子为自己祈祝燃香,香烟则] \ ` e 5 j P = #随风飘散了。人既不能来,香也闻不到,祈愿是枉然,寄信更不通,这令词人深感痛苦。

  词的下片

创作背景

  据《西湖游览志》载,元祐中((1086年—1094年),苏轼知守钱塘时,毛滂为法曹椽,与歌妓琼芳相爱。三年秩满辞官,于富阳途中写下了这首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