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
2、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陇西行》
3、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4、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0 \ | f M平调其三》
5、出不X K / y m C { T入兮9 3 7往不反,平原] 1 7 O c ( r忽兮路超远。——屈原《国殇》
6、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7 s L m # B H》
7、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李x N V q @ O白《鞠歌行》
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9、汉天子,方鼎盛$ l C C ~,四百州。——黄? ` U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10、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11、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陈与义《咏牡丹》
12、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张祜《集灵e N ,台其一》
13、先天下; v ` b X Q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4、故国伤心,b $ % m J 3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15、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李白《阳春歌》
16~ w b 3 h ) C Q ,、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17、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8、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a \ # n r凤栖梧衰柳疏疏苔1 + D X 3满地》
1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0、愁损辞乡去国人。\ W $ q——朱敦儒《\ { @ = ? a J u R采桑子彭浪矶》
21、梦绕边城月,V 5 * V x s . h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22、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李白《秦女休行》
23、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王维《少年行四首》
24、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2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26、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简长《送僧南归》
27k S 2 a p @、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28、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崔道融《西施滩》
29、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3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31O J o h + z、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顾炎武《海上》
3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33、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34/ v F $ X j J v a、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35、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 O ) & 1 @ 5 n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36、云白山青/ + i 7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37、下国卧龙空寤主,R ] c h中原逐鹿不由人。—g / 5 T Z—温庭筠q H , f k ^《过五丈原》
38、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x f x屈原《国殇》
39、伤心庾开府(next88),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怀古》N ^ 0
40、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洪秀全《吟剑》
41H t h O、江* F e H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42、寸寸山河寸寸金。——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4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1 & A上曲汉家旌帜满阴山》
44R { % # , M B j j、L % v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子兰《秋日思旧山》
45、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 N 4 D ^《狱中题壁》
46、秋送新鸿哀破国,昼+ t ; P行饥虎齧空林。——郑思肖《二砺》
47、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48、莫避春阴上马迟。——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49、堂u @ C O +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50、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4 9 O U色阑。——岑参《奉和中书k & I v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51、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52、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g Q : P——陆游《读书》
53、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文及翁《贺新郎西湖》
54、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55、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d e I 7 $ s B N (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
5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57、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完颜璹《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58、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范成大《州桥》
59、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李商隐《富平少侯》
60、衔冤只合甘先死,何待b f + –花间不肯言。——汪遵《息国》
61、鹦鹉殊姿致,鸾皇d s ^ 1 D得w m V ] N Q . O比肩。——胡皓《& B 8 S 2同蔡孚起居咏鹦鹉》
62、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6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0 % d 6 d ^ r。——鲁迅《自题小像》
64、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I s t H 4 \不奈何。——a S \ * b & i z X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65、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李隆基《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66、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e + i。——李白《九日龙山饮》d : A { x V K I
67、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柳永《送征衣过韶阳》
68、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69、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 r ~ I 6 h \张九龄$ ) N a K o R v《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70、烈士之爱国也如家。—c W i R—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71、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 g 4 Z思肖《二砺》
72、行人莫问M 8 K o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a n ; : / d ]楼》
7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b p & * q ; r P [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74、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汪遵《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