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回文

苏轼 〔宋代〕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南的江水浅处红梅开出小花,浅红色小朵梅花,开放在江南山岭上。红梅探看我倚靠着稀疏的篱笆,红梅从篱笆的缝里朝我望着。
南极老人星行将到来,老人星到时,就是进入暮年时。离别时我们叮嘱要珍惜余年,红梅枯谢了,我们会依恋N = \别离时的情谊。

注释
菩萨蛮:词\ $ f b { 3 H r u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萨篁”、“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 9 6 + D j平韵。
回文:诗词的一种形式,因回环往复均能成诵而8 ^ | 4得名,相传起于前秦窦滔妻苏蕙的《璇玑图》。
江南:代指黄州。
疏篱:稀疏的篱笆。
篱疏:篱笆之间的缝隙

l ( i } b U R O 2作背景

  苏轼贬居黄州后m . @ J # 7 ! r写了不少咏梅诗词。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元月,时值梅花盛开,苏轼作该词歌颂红梅高洁的品格,赠给在藤州(今广西藤县)任知州的好友赵晦之。

赏析

  上片,以? O c 5 ` = ( = 6拟人的手法,写梅与人传情,赞美了梅一样高洁的人格。“峤南江浅y G W ~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开头两句用回环句式特写了细弱的“小梅”开在很不显眼的“江南”黄州这块土地上,苏轼借以自喻贬谪的孤芳生活。“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突出了细弱的梅花与贬谪的苏轼同是苦命根,如坐篱牢,只能通过K k @ k T G篱缝传话慰藉,借以显露出梅的孤傲品格,人的独立性格。上片,既描写了景物梅的形象,又体现出景物梅的形象中的苏轼的情感体验,引起读者的共鸣。

  下片,从时空变化的角度,苏轼叮嘱赵晦之要把握住有限的时光,珍重自己,爱惜余年。“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反复进言,以“老人”点明双方生存的时间,以^ g ; a : L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