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逋诗后
苏轼 〔宋代〕
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
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
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
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
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n m L T ( i i肉。
平生高节已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
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
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9 ; e w B [傍修竹。
不然\ l A Y 4 ~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e ` ) f Y ? |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吴人生长在湖山深曲处,呼吸着湖光饮的是青山翠绿。
不用说超然世外的7 m M隐士,连奴仆女贩都清如冰玉。
林先生并不是隔绝凡尘的人,天生就神清骨冷资质脱俗。
我不认识林先生却曾经梦见,目光清炯照人犹如明烛。
遗留的诗篇和墨l } # d N w g o迹处处都有,环绕着西湖总也看不足。
诗歌像孟郊但没有寒苦格调,书法似李建中笔力瘦硬刚拙。
平生高尚的风节无人能继| x K % U _,临终时精微的+ Z 1 H 2 2 9 +言语还值得记录。
自己说没有写过封禅书一类的东% % 1 x R J g Q \西,难道他还肯把叹老嗟悲的诗句写出?
我笑江] k L南人并不好事,倒喜欢建造祠堂依傍着修竹。x L O y A [ 9
不然就该让林先生的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林逋死后,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他住在西湖的孤山二十年,足迹不到城市。不娶,住处多种梅花,N D i ] 4养鹤,称“梅妻鹤子”。他写的诗,随手散去,不留稿。
赏析
这首诗开头两句,写林逋生长的环境。开首即称他们生长在湖山深曲处,山水清澄。后两句讲9 7 z 2那里F | I & 9 w (的人物,世外的隐君子是高尚的,就是佣工贩妇也都是冰清玉洁的人。还没有写到林逋,却已经树立了高洁形1 p w G 2象。
接下去写林逋高风亮节,源于天性。“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林逋不是与世俗隔绝的人,上文写那个环境里除了“隐君子”外,还有“佣儿贩妇”,正说明他不是与世隔绝的。“神清骨冷”是从《晋书卫玠传》“叔宝(卫玠字叔H L ^ , 6 3 B Z –宝)神清骨冷”来的。当时所谓骨,指气质品格而言,从` B V E神情U z D =到品格都清冷。接着,作者写他^ # 5 X u s _对林逋的钦仰,这种钦仰在梦中得到反映。他在梦中见到的林逋“瞳子瞭然光可烛”。《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