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曲二首其一

王安石 〔宋代〕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几曾有 一作: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 { Y U当时枉杀8 U – !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 + k c南事,只有年年\ a H n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明妃当时起程出行离别汉宫时,泪湿春风面容鬓脚亦微微低垂。
低头回看身影间周围无有此颜色,还让君王的感情都难以控制。
回过来却怪罪丹青画图手,美貌如此在眼中平r h C M A 4 C r {生实未曾见有。z l d * k @ S l 7
天仙意态由自生画笔难以描摹成,当时冤枉z l , m杀死画工o B ;毛延寿。
从此一去8 F ( S f u \ D心知更不能回归,然而,她仍眷6 N ! O眷于汉,不改汉服。
万里寄语欲q _ x询问家乡事,只有年年日日里眼望鸿雁往南飞。
家人虽然在万里7 b 4 ^ K之遥传来消息,好好安心在毡城不要常将家相忆。
您还不曾见近+ y $ Y r N z在咫尺长门里幽幽阿娇被锁闭,人生如果要失意无分天南和地北。

注释
明妃: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一首。这组诗作于公元1059年(嘉祐四年),王安石奏《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之后。当时,梅尧臣、欧阳修、司马光、刘敞皆写有和诗。

  北宋时,辽X P n B – | 9 A国、西夏“交侵,岁币k K V 0 | i #百万”(赵翼《廿二史札记》)。自景祐年间(1034—1038)以来,“西(夏)事尤棘”。当时的施宜生、张元之流,就因在宋不得志而投向辽、夏,K U N ]为辽、夏出谋献策,造成宋的边患。诗人; n m L x们借汉言宋,想到明妃。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作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王昭君的美貌,着重写昭君的风度、情态之美,以及这种X @ C q p W E b美的感染力,并从中宣泄她内心悲苦之情,同时还揭示出她对故国、亲G 3 ) r ) 6 ` |人的挚爱之情。

  c m { O y梅尧臣、欧阳I = q }修对《明妃曲》的和诗j _ % x皆直斥“汉计拙”,对宋王朝屈辱政策提出批评。王安石则极意刻画明妃的爱国思乡的纯洁、深厚感情,并有意把这种感情与个人恩怨区别开来,尤为卓见。

  明妃是悲剧人物。这个悲剧可以从“入汉宫”时写起,也可以从“出汉宫”时写起。而从“出汉宫”时写起,更能突出“昭君和番”这个主题。王安石从“明妃初出汉宫时”写起,选材是得当的y + 7 2 { B `

  绝代佳人,离乡去国,描写她的容貌愈美,愈能引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